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377.“雅各对他说,我主知道孩子们年幼娇嫩”表尚未获得神性生命的真理。这从“孩子”或“儿子”和“娇嫩”的含义清楚可知:“孩子”或“儿子”是指真理(参看489, 491, 533, 1147, 2623, 3373节);“娇嫩”是指新近的真理,因而是指虽已获得某种生命,然尚未获得真正生命,即此处神性生命的真理,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主的神性属世层的荣耀。这些问题可通过发生在正经历重生之人身上的事来说明,因为人的重生是主荣耀的形像。正经历重生之人就像出生后经历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如婴儿时期,童年时期,青少年时期,成年时期。事实上,正经历重生的人是新生的。当他还是婴儿时,他里面的真理的确有生命,但还没有属灵的生命。在这一阶段,它们纯粹是缺乏细节和具体细节的总体真理,然而正与良善联结。因此,真理与良善的联结纯粹是外在的,而非内在的。它们的内在联结随着此人向婴儿时期之后的各个阶段发展而逐渐产生。孩子们年幼娇嫩,以及接下来的这些话“牛羊也正我管喂奶的时候,若是催赶它们一天,群羊都必死了”就表示婴儿时期的这种状态。
4448.“我的儿子示剑”表源于这良善的真理。这从“示剑”的代表清楚可知,“示剑”是指内层真理(参看4430节),因而是指源于哈抹所表良善的真理(4447节)。事实上,教会的一切真理源于它的良善;这类真理从不来自任何其它源头。此处由示剑所代表的这真理被称为内层真理,本质上无非是仁之良善。上古教会因是属天的,故处于对主之爱的良善,由此处于对一切真理的觉知;因为该教会成员几乎和天使一样,并与他们交流,其觉知便出自这种交流。因此,他们从不推理任何信之真理,只是简单地说“是的,这就是真理”,因为他们从天堂拥有对真理的觉知。他们甚至不愿提及信,只愿提及仁以取代之(参看202, 337, 2715, 2718, 3246节)。正因如此,“内层真理”在此是指仁之良善。至于该教会存在于希未人哈抹和他儿子示剑当中的余留,可参看上一节(4447节)。
属灵的古教会的情形则不同,因为古教会不像上古教会那样处于对主之爱,而是处于对邻之仁。它若不通过信之真理,就无法到达仁爱;他们也不像上古教会的人那样拥有任何觉知,于是便开始调查真理是不是真理。关于拥有觉知的属天之人和没有觉知的属灵之人之间的区别,可参看前文(2088, 2669, 2708, 2715, 3235, 3240, 3246, 3887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